长坑月眉小学 陈振霞
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2l世纪人才的素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现代教学论认为,当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因为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观的教学情况,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前提。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上好课的关键。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的组织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合理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较好的获取知识,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设计教学过程,要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l、恰当地处理教材。
在重视原教材编排顺序的前提下,根据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顺序和容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取舍,使之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学过程更趋于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三角形认识”时,对教材作如下的处理。
(1)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通过观察图形,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及其用途,而后总结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处理更有利于后面三角形的分类和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
( 2)根据学生在此之前已具有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及其画法的基础,完成三角形高及其画法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顺序为:
1)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2)三角形的特性和用途;
3)三角形的分类;
4)三角形的高及画法;
前后穿插相应的练习,几次教学结果这样处理比较恰当。
2、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的过渡。
课堂教学环节合理地安排,实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学环节安排得当,过渡自然,引导得法,能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三角形”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三角形特征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三角形的用途时,学生举出自行车三角架的例子时,就应抓住时机引入三角形特性的教学。在教学三角形分类之前,可设计下面的练习来过渡:判断下面各个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判断以后,教师擦去不是三角形的几个图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图(3)、(5)、(6)的异同,进行三角形分类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系统功能作用。最省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之目的。
三、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数学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关于数学方法的活动。人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或分析综合,或归纳演绎,或比较类推,无处不渗透着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从小就逐步受到教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总体提高。应注意的是认识或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时,必须用到的规范、典型的数学方法。如:互质数概念的教学,先让学生分别算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1)3和5(2)5和15(3)7和13(4)6和15
(5)l和9等。引起学生按照公约数个数的多少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得出:“公约数只有l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教学过程中抓住“互质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逐渐掌握归纳的数学方法。又如,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就可以用来具体地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类推出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这过程中,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四、注重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巩固和发展学习的内部动机的过程;是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l、注重激发整理与复习的兴趣,加强整理方法指导。
整理和复习重在整理方法的指导,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寻找知识、方法、应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转化条件、方法等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所学知识逐步形成一个条理清楚的知识网络——认识结构。并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看到知识本身的魅力,感悟到方法、应用间的有趣联系,不断地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热情。如:
在表内乘以(一)的“整理和复习’’中,利用口诀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发现记忆规律,增加灵活记忆的热情,通过一句口诀可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揭示其应用的灵活性等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整理。
2、注重逐步放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正确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教学中决不能一蹴而就,要体现教给方法示范梳理——设计指向明确的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梳理——规定整理目标让学生群策群力充分研讨集体梳理——指导学生注意联系自觉梳理,并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这样一个以教师为主导逐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
3、注重整理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整理习惯的形成。
不仅在新知识教学前的基本训练,新知识的教学,还是所学知识方法的强化、变式等训练中,都要注意不断提示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显示联系转化的条件方法,揭示知识间联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不断运用新旧知识结构的良好认知习惯。
五、注重减轻课业负担措施的落实。
“应试教育”的影响迫使教学要求无限制提高,严重偏离了教学大纲,这样一来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有碍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在提高民族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素质的大处着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文章: 培养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
下一篇文章:试论特长教育
相关文章
- 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 [2007-1-10]
- 谈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2008-1-9]
- 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08-4-24]
-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006-8-22]
- 浅析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007-12-15]
- 试论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 [2007-2-23]
-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素质教育 [2007-9-28]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料汇编 [2006-6-17]
- 试论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007-4-4]
-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条件 [200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