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学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在制度上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使课程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强调,即便是国家课程,也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使课程内容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的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一方面要使国家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发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这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且在课程教学中,新课程强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仅仅只是“范例性”知识,随着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深入,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才是授受知识的主体,而这种知识是生成式的、可持续发展的。
课程实施的能力。新课程是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的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它倡导全能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等一系列的新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观念正逐渐的深入人心。但是,在鲜活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改革甚至放弃已经烂熟的自动化了的教学程式,主动寻求并积极内化适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实施理念,缘于惰性,教师已有的伦理本位、科目本位、社会本位、教师本位以及精英主义的教育思想必然会汇成一股逆流,使得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力在其推广与应用中日益衰减。同时,缘于新课程强调顺应儿童的自由天性,迎合儿童发展各异的兴趣爱好,弘扬学习方法的改造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会把这种观念等同于是对儿童的天然放纵。他们坚信,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良好的知识素养永远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儿童能力的发展远远没有知识的获得那么真实可靠,致使新课程的实施有可能失去良好的家庭支持。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课程实施能力,除了主动地消除自身的惰性外,还必须重视对课程实施的研究,认真分析阻碍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探索出克服途径,方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成功。
驾驭教学方法的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看作是统一、共性的活动,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学习的指导也采取一种“知识灌输”的方式,甚至是进行个人学习方式的复制和迁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面对一个个稚嫩而又活生生的儿童,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责任和义务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活动方式。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事实上,每一位学生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他的背景、风格和习惯,其学习效果就会好。实践证明,具体体验型的学生一般不喜欢理论性较强的讲授和阅读,而更喜欢人际间的活动,如小组练习、模拟、相互反馈等;反思观察型学生偏爱讲授和其他接受性学习方式,不太习惯过多的人际互动;抽象概括型学生喜欢进行案例分析和理论性阅读,不太习惯体验性活动;积极试验性学生喜欢作试验,参与小组讨论,对别人的反馈比较重视,不太喜欢抽象的理论灌输。教师只有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变换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效果好,而且能使学习过程有节奏感,不显得单调、乏味,促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而新课程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汲取新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统天下,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控制方式,非常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便成为了学生教育生活的全部内容,教师的嘴巴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脑袋是知识的水桶,鲜活的教育生活被异化成毫无人气的知识传承流水线,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消失殆尽。新课程把教育置于本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他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去体验、感悟、反省、批判、创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教师走下神坛,进入新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和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索,一起研究,一起解决问题,共对问题情景,共赴教学目标,教师作为知识资源第一次受到学生的检索与提取。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具备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海纳百川般的知识气度,才能容纳学生各种创新思想的萌芽,才会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培养了学生,学生也培养了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学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在制度上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使课程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强调,即便是国家课程,也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使课程内容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的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一方面要使国家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发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这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且在课程教学中,新课程强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仅仅只是“范例性”知识,随着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深入,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才是授受知识的主体,而这种知识是生成式的、可持续发展的。
上一篇文章: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下一篇文章: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
相关文章
- 谈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2008-1-9]
- 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 [2007-1-10]
- 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08-4-24]
- 浅析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007-12-15]
-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006-8-22]
-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素质教育 [2007-9-28]
- 试论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 [2007-2-23]
-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条件 [2007-8-17]
- 试论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007-4-4]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料汇编 [200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