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教学改进
——兼谈“推导”能力的培养
无锡市一中(214031) 沈瑞清(江苏)
一、 教材的地位和意义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以下简称为气态方程),在中学物理体系中,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是“气体的性质”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气体的几个实验定律的概括和升华:同时又是进一步得出克拉珀龙方程的跳板和桥梁(克氏方程尽管在现行中学物理大纲不作要求,但它是中学物理竞赛大纲中的内容,中学化学里也有一些知识点要以它为基础。而且,有一些关于气体的问题,有了克氏方程这一更高的“视点”以后,看得更清楚。我校现以《读本》为主要教科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觉得,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介绍一下克氏方程还是应该的和会有好处的)。另外,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说,气态方程的得出过程是科学的逻辑推理训练的好素材。它反映了怎样“整理知识”,是由片面的、局部的知识上升为全面的、综合的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怎样以最佳方式处理这节教材,不仅在具体的物理知识传授方面,而且在方法论方面,在培养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对传统的处理方法的看法
我国几十年所沿用的各本中学物理教材中注, 对这一内容的处理都是“二步法”。即设想一定质量的气体,先后经历两个等值变化,例如先等温、再等容,由玻义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消去那个只跟中间状态有关的参量,得出初、终态状态方程参量的关系,进而得出 。
这种推导的不足之处是明显的。初学者往往会有个疑惑:实际发生的过程一般不是这种“两步过程”,那么用这种机械刻板的过程推得的结果对它们也普遍有效、同样成立吗?这种推导法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它直接推得的结果仅仅是,要对它再稍作一番思考,才能得出更为根本的规律。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而不是。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气态方程的本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跟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为一定值”是不利的。而且,在产生了这么个思维停顿之后,再要推导克拉珀龙方程,就不怎么有“一气呵成”之感了。这可以说是此法的第三个不足。
三、 我对教材的处理法
基于以上种种分析,我对这节教材的教法作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1. 方程的推导
前面已经由实验得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一定时,压强(玻义耳定律),当体积一定时, (查理定律)
所以,一般情况下
改成等式
亦即
就是说,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的值为定值。若从状态1变到2,则应满足。这是方便常用的形式。
与书上方法相比,此法优点显而易见。首先,它充分抓住玻义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的本质特征:跟成反比(一定时),跟成正比(一定时),直接推出,直逼气态方程的要旨,方法简洁又自然。其次,这种推导法要求学生能从书上给出的“等式”形式的玻义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改造得出“比例”形式的“”和“”,再综合得出一个“大”的比例关系式“”,最后再把它重新转化为等式。这对运用数学方法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把比例关系和等式互化的能力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但也是学生欠缺的,能利用此机会让学生接触,实属十分必要。
其实这种方法学生也并非从未见过。在高一力学中,根据两组实验规律“、”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时,已用过此法。在此再用到学生一般是容易接受的。
2. 书上推导法的处理
当然书上的推导法也不可全然弃之不顾,我的处理方法是引导学生看几分钟书,了解一下这种方法。由于现在看书的目的不是靠它来得到结论,而是检视这种方法本身,所以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的“要点”,即中间态参量下标的设置。学生很快发现,因为先是由等温过程到中间态,所以中间态的温度仍为;又因为后经等容过程,所以中间态的体积已为,所以中间态只有压强才需要写为。下面的列式和消去,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当然消还有“解出代入法”和“相乘消元法”两种方法,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做的基础上比较一下这两种消元法的优劣,关注一下素质教育。)
3. 常量的研究——克拉珀龙方程的推导
教学到此就可趁热打铁,进行“常量”的研究。在上课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我们说“是常量”,意思就是它与、、这三个量的变化无关。但与什么物理量有关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都会积极思考,但大多想不出个明确的头绪,少数同学会说出“质量”。这时,教师就可启发学生,在化学课中,大家学到,1摩尔气体,在同温同压下都占有相同的体积,2摩尔气体则占有两倍的体积,也就是说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跟物质的量(摩尔数)成正比,把它与对比,就会发现也与成正比。于是可以写成,于是气态方程又可写成,式中为另一常量,为摩尔质量,为气体的质量。
按同一思路,接下来我们自然又可以问,与什么无关?与什么有关?显然,与、、、均无关。按“同温同压下,任何种类气体都有相同体积”的阿伏加德罗定律,与气体种类无关,所以称为“普适气体常量”。
最后写出常用的形式
这就是克拉珀龙方程。可以告诉学生,它也可以认为是“任意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因为它也适用于“质量变化的气体”(它把气体质量作为一个参数显写在方程中了)。
最后,可以在两种不同单位下计算的值,让学生头脑中牢固地留下“取什么值,跟、选用什么单位有关”的深刻印象。
这种推导法,克拉珀龙方程的导出一气呵成,学习中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印象深刻,对各知识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楚,效果很好。
4. 对盖·吕萨克定律和“理想气体”的处理
对于教材上的最后几点内容,即气体等压变化的规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气态方程只适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气体;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出的理想模型——理想气体。我均要求学生自学,并且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与此有关的几个补充题(思考题)。
根据这些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程度,调整下一节课补讲或纠正的内容。(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应作为任务分派到若干节能显效的课中去。)
四、 推导方法的熟练和巩固
按现行的教学要求和高考大纲,学生应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和能力。也就是,对于一个物理公式,不仅要会应用它去解决问题,也要会合乎逻辑的推导出来,即不仅要掌握其“去脉”,也要知晓其“来龙”。为了不使这一要求落空,过了几堂课后,我补充了一个题目:
请根据玻义耳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规律)推导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最好用类似书上的方法和课堂上介绍的方法等两种方法。)
作业收上来后,发现了种种问题。最为“低级”的是原封不动的照搬书上的方法,而全然不管书上使用查理定律而本题要求用盖·吕萨克定律,根本是两个不同的等值过程。但总的来说,模仿书上方法的“成功率”要高一些,而另一种方法则“失败”的明显居多,大多数同学的典型错误如下:
一定时,
一定时,
所以,即
这样的“推导”是明显站不住脚的,得出结果也十分牵强。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找出这种推导法的精髓:要研究同一个量随另外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先分别研究得出局部结果(每次保持一个量不变),再综合。本题条件下这“同一个量”应是体积,所以只要将一开始改写成“一定时,”,下面就容易做对了。而不动脑筋的照抄死搬,对的也会变成错的,因此这个“变式练习”不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了推导方法,更暴露出观念中的错误。在大家都心悦诚服的点头称是时,我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改头换面出了一题:
请用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推导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要求用两种方法)。
这一次,绝大多数学生在交本子时都自信的对我说:我是胸有成竹地做的,这一次再也不会错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且我也相信,经过这么几个反复,关于“由局部到一般”的公式推导,在认识上也会有“升华”的了。
以上这篇文章,对于扭转当前比较严重的“重应用、轻推导;重结论、轻方法”的倾向,也许能起到一些良性的作用。我原天下物理教师都能正视这个问题,关心这个问题,最终消弭这一问题。
99.7.27
注:现行的新教材已不是用此法了。
附记:本文发表于2001。1期《物理教师》。
上一篇文章: 镜象法在求解感应电荷与场电荷作用力中的应用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