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地理教学论文>> 正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

2008-4-21 发布人:lwcool 作者:艾丽 人气: [打印] [评论]

 

                 南海区平洲高中     艾丽

【关键词】:地理教学     地理事物和现象   规律性

【内容提要】: 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地理事物形成的因果规律、分布规律及分析规律来认识和掌握规律性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地理不再感到无所适从,而是体会到地理原来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去学习,对高考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常常的杂乱无序的,其实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么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容易多了,那么 如何使学生认识及掌握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呢?

首先是地理事物形成的因果规律。在地理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中因果依属关系普通存在,我们要善于启迪学生通过因导果、由果索因的方法,具体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例如自然资源,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成矿规律的制约。由于成矿是在地质时期中岩浆活动或地表物质的分异过程中进行的,因而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岩浆活动或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有色金属总是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和石油总是分布在沉积岩地区。农业资源分布也具有地理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受自然界水平分异规律的支配,在不同的地带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善于分析地理成因、因果规律,就能巩固分布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例如降水的形成,在大气中,饱和水汽和凝结核是兴云致雨的必备条件。因此,降水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上升气流或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或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少。不难理解,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终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形成赤道多雨带和温带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少雨带,终年以下沉气流为主,则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西风带来充沛的降水,信风则往往使天气晴朗干燥;暧湿气流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稀少;气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等。

其次是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地理教学的主要一点是研究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在地理教材中,分布的知识很多,如地形和矿产的分布、气候和河湖的分布、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交通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各自显示出地理的规律性或地质的规律性,是地理特征的具体内容和依据,教学中一定要学生充分运用好地图,这是掌握地理分布规律和识记知识的最好方法。例如世界地形的分布,初看世界地图,似乎地形分布杂乱无序,可是如果深入读图,认真分析,加以梳理,就会一目了然。在陆地和海底,地形分布基本上受地形骨架的控制。第一,构成我国陆地地形的骨架大致成网格状排列,特别是在我国东部,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成网格状,沿着这些走向的山脉,两侧有相对低洼和地区,也大致成网格状分布。第二,在世界陆地上,有两个巨大的高山带,一是环大平洋高山带,它包括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以及亚洲东部岛弧上的山脉,纵列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岸;二是亚欧大陆南部高山带,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多呈东西走向;第三,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海底三部分。洋底中部都有一条海底山脉即海岭,两侧分布着一系列海盆,在大洋边缘有狭长深邃的海沟。

再次是地理事物的分析规律。地理分析,即通过地理思维活动,将个别的、局部的、分散而又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综合,从而得出概括性的结论,通过地理事物的分析,突出特征,阐明共性,提示规律。这对于发展学生智能、明确地理概念和知识结构,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极有好处。那么,分析地理事物规律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自然特点的分析。分析自然特点时,应从属性、内容和知识系统等方面考虑。例如:地理位置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地形特征从地势、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表特征和特殊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气候一般从影响要素、气候类型、水热状况、季节分配、年际变化、特殊天气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和冰期长短进行分析;河流水系特点从源流概况、水系组成特点和水能利用等方面分析;水力资源从流速、落差的大小进行分析;自然资源情况应从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

第二,经济特点的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特点主要从经济属性、国民经济结构,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一般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布局,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选择经济最佳的地点布局,接近原料、燃料或消费区,有比较方便的、清洁的水源,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和必要的协作条件,注意生态平衡。如辽宁省鞍山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是:有鞍山、本溪丰富的铁矿石可就近供应,有抚顺、阜新的煤炭,有辽河水系的工业用水,地处哈大线上,布局原则主要是依据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产品消费区,尤其是沈阳的钢铁需求量大;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自然条件,保护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农业布局和工业布局相结合。

只有遵循自然经济的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掌握规律性的地理知识,必须同运用地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经常性的读图用图,将知识巩固在图上,在大脑中建立图的空间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地理不再感到无所适从,而是体会到地理原来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去学习,对高考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之一。

       (此文获2004学年度 桂城中小学地理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1>

上一篇文章: 谈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下一篇文章:初中地理识图探究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