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 (225500) 游 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
然而,长时间来,重教轻学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不会学习普遍存在,地理课教学也不例外,它已直接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已引起不少教师的重视。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因此,对学生进行地理课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自化、自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具有一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进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法指导的内容较多,笔者现归纳以下几种。
一、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率听课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较强,要求尊重,要求自主,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又不会自学,习惯于“先生讲,学生听”。为了改革中学地理课教学的这一弊端,变“学会”为“会学”,我在新学年利用第一节课专门对学生进行“听课须知”教育。首先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效率。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要做好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及重点,并记录下疑难问题,做到“胸中有数”。第二要学会听课,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45分钟学习效率的关键。听课要根据预习中的难易程度,科学用脑,合理分配精力。对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难点则要启迪思维透彻理解。第三要学会记笔记。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有条理地记下,课后去整理复习,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消化。第四要大胆质疑。课堂上难免有些地方听不懂或不全懂,因此必须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讨论,切不可爱面子或偷懒而使问题“积少成多”。第五,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上一二节课时间教会学生心到、口到、手到、眼到地听课,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方法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人们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得到的信息比通过听觉输入信息所能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百闻不如一见”。可见阅读自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要做到:导、看、思、述。叶圣陶先生就教导我们:“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宜致于导。导之,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求之得之。”这里的“导”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即教学目标)。为导之所需,教师要视阅读内容先公布自学提纲,当好学生的“导游”,以避免学生的盲目和厌倦。“看”即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认真看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拿着笔,眼、脑、手并用,按提纲边看边想用不同符号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划圈点。易懂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精读。“思”即学生要把看的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自己获得知识。“述”即学生自己能把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问题说出来。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指导学生阅读的自学方法,是要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本内容”的心理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一方面要适时“穿针引线”,指明路径,另一方面又要在精讲上下功夫。学生能读懂的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新内容与前后知识有关处稍加指点,对疑难、热点、易混问题重点讲解。通过总结、评点、引路、点拨、纠错,谋求同教学目标接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中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课的一大重要特征,改革教学的关键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教学不应该以交给学生一定的猎物为满足,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使用好猎枪,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实际生活之“的”,以更好地分析说明问题,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近年来地理学科的会考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突出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然而不少学生面对试题却不知所云,答非所问。为增强地理课教学力度,我确定引导----自学----指导----反馈的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在联系中掌握认识的方法。如在《高中地理》人口问题讲授时,联系目前职工下岗的热点问题,利用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通过阅读自学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危害,进而理解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性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好胜促使学生冥思苦想去分析问题,争先恐后去回答问题,学习成了一种乐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走出了“教师讲条条干巴巴,学生背条条顶呱呱”的应试教学模式的巢臼,实现了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
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近、相反或同类概念原理、问题等知识进行对比,分辩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或内在联系,深刻理解该事物的本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比较的方法,无论对掌握概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首先是确定对比方法,能明辨概念原理间的异同。如:讲到能源概念时,可与自然资源这个概念作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不必经过人为加工”;“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不属于自然资源;一次能源没有经过加工,属于自然资源”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概念本身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不易产生混淆。
五、指导学生学会用图表整理知识的方法
利用图表(知识之间关系)或表格等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方法,称为图表法。它对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原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表可以使学生直观而全面地从整体把握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能使他们顺利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并能在基本概念、原理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易懂且易记。如:讲到地壳的物质组成时,矿物、岩石、矿产、矿床概念较多,易混淆且不易理解,可整理成如下页的知识结构图,化解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把握原理。
上一篇文章: 浅谈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文章:如 何 听 地 理 课
相关文章
- 浅谈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7-8-15]
- 地理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2006-6-27]
- 地理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新尝 [2007-8-11]
-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08-1-25]
- 如 何 听 地 理 课 [2007-8-15]
- 高三地理教学思路之我见 [2006-12-28]
- 初中地理识图探究意识培养 [2008-5-29]
- 地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的体会 [2007-8-15]
-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2008-8-25 23:43:55]
-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 [200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