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正文

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2007-12-9 发布人:lwcool 作者:史海云 人气: [打印] [评论]

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及必要性:
新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础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表明,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一词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教授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师所传授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文学、修辞学等,统统被称为“人文学”,并往往与自然科学对立。这些学科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健全人格、完善和提高人的修养,主要是道德和思想修养。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科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境界建设,探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问。而人文精神,则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强化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另外,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困境。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今与之相比,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一个教育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是否能占有一席之地,是否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素质应是国民素质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中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重塑国民性格,为中国的现代化培养合格公民。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状。尽管教师们努力探索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精心备课,精心选题,但也无外乎是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进行机械训练、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甚而是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内容就高度重视,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内容就略而不谈,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教育和考试的机器,智力开发、个性张扬成了教育的附属品,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从历史教材本身来看,也不尽如人意。教材的编写过于简单化、条理化,抽象化,内容过于枯燥,除了一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民族史等外,几乎别无它物。这种现象被首都师大教授赵亚夫痛斥为:“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到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可以说,传统的教材限制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本次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育价值的定位,既不是传统的“知识主义”,也不是目前流行的“能力主义”,而是在于更加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本质属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该看到,在历史教育中实施以人为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规划部署、组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奖惩激励、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加以综合运筹。但归根到底,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去,而在这里面,教师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如何发挥其作用呢?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野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开展中学历史教育。
1、立足教材,转换视角,培养学生注重人,尊重人性的精神。目前的历史教材,限于篇幅和传统观念,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科学史等内容介绍得比较少,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不利的。我们一方面呼吁国家有关教育部门进行教材的修订,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前积极准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增加一定量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的内容,并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挖掘。比如,在给学生讲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时,除了对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进行必要的全面讲述外,还引用《论语》中的记载: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诉孔子,家中马房曾着火了。孔子问家人:“有人受伤吗?”让学生看到孔子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其话语中不正体现出孔子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吗?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变成了维护封建统治、对人民实行愚民政策的工具,但他掩盖不了孔子思想的光辉。
2、立足现实,加强对学生的世界意识教育。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具体讲,世界意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平等的意识,二是对外开放的意识,三是全球利益的意识。历史上,我们曾经因为世界意识的缺乏而吃尽了苦头。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它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世界意识正在蓬勃兴起。这是人类对全球化浪潮席卷寰球,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的反省与觉悟。应该说,中学历史教学在渗透世界意识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进行中国史的教学中,应该将中国史和相应的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世界意识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近代世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的立场,更是对学生进行世界意识教育的绝妙载体。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肯定工业革命?为什么我们不因为工业革命为英国侵略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彻底否定它?美国发动南北战争,这是美国人的“家务事”,我们为什么要否定南方肯定北方?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种问题能引发学生对世界意识深层次的思考。在二战史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中崇拜希特勒的日见增多,我组织过一场评价希特勒的辩论会。在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问题上,有些同学认为希特勒的种族理论是合理的,符合优胜劣汰的历史规律。应该说,这些学生是爱国的,但是他们的观点却不能让人苟同。他们认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能做的,高谈阔论而已。实际上,法西斯主义不仅仅仇恨犹太人,它更仇视人类及人类文明,对当时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究其实质,学生错就错在它仅仅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否定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恐怕我们正确的角色应该是一个“世界人”,评判的唯一依据应是希特勒是否符合人类利益。还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在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时,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某电视记者代表团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场面,不断发出了欢呼之声,最后被美国人愤而驱逐出境!其实,恐怖主义反对人类文明,是世界公民的一大公害。正因为如此,江泽民曾多次强调,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而上述种种表现,都反映了国人世界意识的缺乏。由此看出,在世界一体化、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意识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关心现实问题的责任感。当今的地球,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重大问题,并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这一方面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喜的是,高考文综考试的命题已经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一趋势和导向。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公民与公民的自由与平等,公民的法律地位。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专制统治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更多的体会到服从、守法与义务,很少意识到受尊重与保护、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有些是不容侵犯的。在社会生活中,“只扫门前自家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国家一些人群公民意识的缺失。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必要给中学生补上这一课。实际上,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可挖掘的内容很多。
(二)在教学方法上: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1、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改变观念,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人格。
(1)课堂教学方面:首先,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感目标;其次,在教学环境上,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力戒专制作风,应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轻松、舒适、安全地学习;最后,在教学方法上,绝不能教师“一言堂”而应该采取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2)作业布置。要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特征。允许学生自定作业内容及完成计划,或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位的内容,或是自己感兴趣、认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源提供者与参谋者。这种把留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作法,是课堂上探究学习的继续,也是对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赞扬。
(3)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严重偏颇:重历史知识,轻能力和“史观”;重分数,轻德行、修养、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和个性特征养成等等。新的课程评价方式要求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2、大力落实新课改精神,指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新设置了
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意在如何上好“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粗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利用研究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考虑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专题或活动项目。如: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那些能够体现美好人生、激荡学生积极体验的内容;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那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学校、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并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来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2)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评价。包括这样几个环节:查阅资料,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确立平等、竟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对于形成健全心理、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探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从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报告,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渗透相应的人文主义的素材,达到内化学生修养行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对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应评价其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而应侧重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地位的体现度、情感体验的达成度、人生价值的提升度等。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的人格力量,必须从课内、课外、知识、环境、言传、身教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的展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化的合格公民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上一篇文章: 试论构建良好师生心理关系对教育的意义
下一篇文章:浅谈如何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