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正文

五步教学法的探究

2007-11-29 发布人:lwcool 作者:姜春英 人气: [打印] [评论]

五步教学法的探究
哈十四中学  姜春英
五步教学法即:“课前预习——学生讲课——师生互评——教师精讲——课后反思”。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是我多年来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最终形成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
一、五步教学法的简单回顾
       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当时恢复高考不久,国家急需人才,因此,我国的教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所以在教法上就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开始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能力的结合,我当时虽然参加工作没几年,但也进行了一下改革的尝试,如让学生自己出试卷练习题等等,但当时由于我在头脑中,缺乏对如何学习的认识;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再加上年轻等多种因素,没有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所以改革的设想和实践没有坚持下来;进入90年代,教育朝着未来的世纪思索,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所以在90年代末,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和推行重视文化、道德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行列的,一直摸索到现在,但也不是很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改善。也希望会后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二、五步教学法的初步形成阶段
    这一段的大体时间是在1995——2000年。我当时研究的课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
1、是预习,包括培养阅读教材和提炼预习提纲的能力
1)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主要渠道,但往往学生又不会阅读教材,不知从何处入手、不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就更谈不上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提高了。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可见,阅读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国外资料显示,科研人员在一项研究中,用于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课题时间的50.9%,而编写报告的时间仅占9.3%。可见浏览、阅读已成为科研的基本功。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于是我首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掌握 “三看”、“三边行”和“一理清”。
“三看”是:一看目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章的知识框架,掌握各节之间的联系。二看本节课的子目录,寻找各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三看具体内容。
“三边行”:即边看、边划、边记,也就是看内容,划知识点,找问题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一理清”:就是理清整体思路。
历史学科必须加强记忆,指导学生掌握三种方法:
1)地图记忆法(例如讲新航路开辟时,书中有新航路的路线图,告诉学生一要把图和文字结合去记,二要结合地理自己去编题)、2)数字记忆法(如讲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让学生掌握“三三三”制,既三个条件,三个思想来源,三个组成部分)、
3)对比记忆法(如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战争对比记忆比较好)。
这样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去读、去学、去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2)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写出预习提纲。
    这项工作学生在刚开始时做起来很困难,他们不知道从那里入手。于是,我采取课堂上作示范的办法,我一边讲解,一边分析,学生一边看 ,一边操作,师生共同探讨,形成大家满意的笔记。在这里,我告诉学生要抓规律:历史是由大大小小的事情构成的,而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也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为什么?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历史课中的术语就是:背景、过程、影响。所以不管教材中有多少个子目录,只要你能找准事情发生的开始,那么开始之前的所有事情都是背景。然后再找准结束的时间,那么从开始到结束就是过程。过程之后就是结果和影响,这样整体框架就出来了。当然,各个部分还有细节,如背景、影响当中还要细分;如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规律,写出令人满意的预习提纲。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式: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如中国近代史是一步屈辱的历史,学生们看到的是中国如何受气、挨打的一面(消极的一面),但客观上也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这是积极的一面)。我们知道预习是进行课堂改革的关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才能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养成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才能调动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才能推动课改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自我考核、检查能力
   当每一个单元课程结束之后,我让学生自己组织练习题或测试题,这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之后,让学生互相评卷,这样做学生很感兴趣。同学们为了命题,一方面要反复学习课本,另一方面还要查阅资料、翻阅图书,现在就更方便了,可以上网查参考题;同时对自己的命题形式、内容的覆盖面,题目的份量与科学性及标准答案的制定等方面都要进行认真的考虑、探讨,同学们在查阅中、探讨中、争论中加深了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1999年我带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课题作了一节市级科研课题示范课,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2001年我与韩慧玲合作,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以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题刊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主办的《课改通讯》上。在这段时间里经过两届学生的实验,97届毕业生的历史二卷平均分为41分。2000届历史学科以平均93.18分名列市重点校第一,并超省重点铁一中。


<1> <2> <3>

上一篇文章: 谈哲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文章:试论构建良好师生心理关系对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