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增进教育效果的研究,大都是从教学方法方面研讨.而较少从教育社会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观点来看,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不论其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学生的正常发展。无数事实说明,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而冷漠、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消沉、敌视等,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因此.重视师生心理关系的研究,协调师生的心理关系.为教育工作创造良好心理环境,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师生心理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师生心理关系主要是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成分调节的。
1、认识成分。认识成分就是师生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师生的一般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认识基础上的,师生在交往过程中能相互理解,就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心理关系,师生相互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增强教育的效果。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所进行的实验证明.凡被教师先认定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儿童。(事实上这些儿童并不一定具有特殊的智力.而是由实验者随意抽取,随便指定的),若干年月后,他们的智力相对来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情感成分。情感成分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情投意合,情感融洽,就容易使相互间关系和谐、亲密。相反,情感有隔阂甚至情绪对立,相互关系就紧张,一般说来,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如热情、亲近、同情、信赖、爱护、关心、满意等。都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而消极的情感如冷淡、厌烦、僧恶、仇视等。则会损害师生关系的融洽。
3、行为成分。行为成分包括师生的各种日常活动、举止作风,也包括师生的面部表情、动作及言语等。一个人的言行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都是通过其言行而表现出来的;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行为成分常常起着直接的作用。师生心理关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行动的配合上.体现在教和学活动中的相互支持和协作上。
在师生心理关系的三要素中,认识要素是基础,情感要素是核心和纽带.起着主导作用,行为要素则是在认识基础上和情感主导下发生作用。因而要了解师生心理关系;既可以分别也可以同时考察这三个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间相互理解、情感融洽和行为协调是师生良好心理关系的基本标志。
师生心理关系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师生正式交往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以传授和接受知识为媒介的交往和沟通行为。这种交往是直接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联系、双方都以角色身份出现的工作性交往,这种交往并不能由教师和学生自己独立选择,也不为他们的主观态度和个人情感所转移.而是由组织制度决定并按角色规范去进行。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总是扮演施教者的角色。学生总是扮演受教育者的角色;教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学生则承担着接受知识、听从教导、服从指挥的义务。因此.教师总是居于主导和领导地位,学生总要听从教导、服从教师的要求。
在正式交往中,教师对学生使用权威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情绪,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有一项实验研究,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里皮特和怀特负责的。里皮特和怀特以不同的交往方式来研究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他们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方式分为三种:专横式、放任式、民主式,此项研究的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同的交往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气氛与不同的行为。第二、教师以专横方式和学生交往时,学生学习动机弱,情绪低,学习忽冷忽热、教师在场监管好些,不在场时则停止学习。学生对教师表现为驯服行为,但与同学交往时则具有较大的侵犯行为。第三、在教师以民主方式和学生交往时,学生对学习会表现出最大的兴趣,自觉性也高.即使教师不在.也会主动学习.学习的效率也高。第四,教师以放任方式和学生交往时.学生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交往方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师生心理关系,对教育过程和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因此,只有在民主的交往方式中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心理关系.从而对教育过程及效果产生良好的影响;但仅仅依靠正式的工作交往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非正式的情感交往来形成亲密的师生心理关系。
非正式交往在师生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的非正式交往是在正式教学工作之外进行的、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约束的自由交往。它是建立在师生友谊、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望基础上的交往。这种交往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最有力的环境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关系。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都说明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作为一种纽带、一种亲合力,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系,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生疏——熟悉——亲近——热爱。
一位教师尽管抱着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面对学生,但当他面临着新的教育对象时总会有一种生疏感,甚至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随着他与学生接触的增加,师生就会由生疏变为熟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渐渐缩短了。以后,教师的情感又进一步发展到亲近的阶段,这时他不仅熟悉学生,而且感到学生可亲,与学生在一起感到愉快。教师情感高度发展时,必然会产生对学生的热爱。教师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倾注于学生,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并从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满足。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关系,一般也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接近阶段。去除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
2、亲近阶段。感到与教师关系和谐,自己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承认,因而会主动地去亲近教师。
3、共鸣阶段。产生与教师情感上的共鸣,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
4、信赖阶段。能与教师倾心文谈,向教师打开心灵的窗户,在困难和矛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也能与教师共欢乐,师生之间就会实现内心世界的高度统一。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方面,它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也可以起到通过正式的工作交往和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它能成为一种有利的关系机制,消除在正式交往和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外来压力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出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一般地说.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感到老师真正爱他、为他操心时,他就会把对父母都不肯讲的内心秘密向老师吐露。此时,教师即使言辞尖锐,他也会感到温暖.也会向积极方面转化。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情谊,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就会对老师存有戒心。学生一旦对老师筑起心理防线,不仅会排斥教师的一般说教,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
第二,可以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效能。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绪是水乳交融的。融洽的师生心理关系常常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强度和效率。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时,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极大的兴趣,并注意克服一切困难把这门功课学好。相反,学生厌恶某位教师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消极,对学习就少了兴趣,甚至拒不学习。这表明,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可以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向学生持久地倾注自己的心血时,教师的爱就会产生回流,也就是说,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爱的满足之后,会更加尊重和信任教师,而教师在这种尊重和信任下也就会更加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这种“爱生——尊师——更爱生——更尊师”的师生感情的相互反馈是逐步升级的,是循环往复的。教师在这种“用爱唤起爱”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将品尝到教师工作的真正乐趣,从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更努力地探索教育的艺术。
总之,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贯串于教育的全过程,是对教育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正式交往来形成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更要高度重视通过非正式交往来建立师生间亲密的情感关系。以作为正式关系的补充和发展。这一点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
上一篇文章: 五步教学法的探究
下一篇文章: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职高教育论文选 [2006-6-17]
-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2006-6-30]
- 浅议个性化教育 [2007-1-12]
-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009-3-23 0:12:10]
- “小学实践性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2006-7-29]
- 五步教学法的探究 [2007-11-29]
- 教师人文素养的四个方面 [2006-6-17]
- 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 [2006-6-17]
- 诚信教育之我见 [2007-1-10]
- 试论师生关系对主体教育的影响 [200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