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正文

谈哲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7-11-29 发布人:lwcool 作者:姜英丽 人气: [打印] [评论]

哲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姜英丽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哲学教学中,要从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包括: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如何进行培养;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逻辑思维.
目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造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根本的素质.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启迪他们去创造,去发明,去创新,显得特别重要.课堂教学是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创造力前提是自主学习,条件是激发学习兴趣,基础是准确掌握知识和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哲学教学中,要从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创造活动中一种特殊的高级思维形式,它以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达到认识上的"顿悟"与飞跃的心理活动,以全新视角方式解决前人所未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答案往往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境界.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一般的思维是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一般的分析而后做出的判断推理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受思维定式和旧习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判断问题的答案,也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正是由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从低到高的发展规律;毛泽东带领共产人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确道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一),在哲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表现在:
1,思维的深刻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中学哲学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都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联系与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性质.要求教师对知识经验思维材料进行系统的迁移,重新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织点,它是具体与抽象,正向与逆向,发散与集中的结合,在教学中,概念,原理,通常是通过思维的高度概括而掌握.
2,思维的独立性和比较性:
即在教学中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独立进行思考,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名,不盲从,不轻信,不满足已有的答案和结果,凡事独立思考比较,在比较中创新,在思考中顿悟,表现出果敢,练达,坚定自信的品质,如果没有优秀的比较鉴别的思维,因循守旧,唯唯诺诺,就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
3,思维的灵敏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导演,学生不只是演员,他们都是现编,现导,现演,教学目标也是非确定性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动态的调整,这就要教师随着教学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自己的想法,调整原来的认识,能够严密思考,在不断变化角度和方向中,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见解,表现为思维的速度和广度.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群体,心灵纯洁,善良单纯,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不足,思考问题层面和角度又具有单一性或单向性的特征,但他们又思想活跃,敢想敢做,不囿于一己之见,喜欢探索,具有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1,思维活跃,不满足于现状;2,求异思维强,方法独树一帜;3,思维敏捷,见解超群,善动脑筋;4,自主性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尊,自重,自立;5,善于总结,善于探索,有好奇心和洞察力.
教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教学的生命在不断地创造,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在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要靠创造型教师来培养.如果一个教师,思想教育观念落后,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知识容器,方法保守,在教学中总是给学生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来回答,无需深入思考,扩展思路,其结果是思维行为即止,长久下去必将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就会被"塑造"成囿于书本,囿于教师的"思维机器"面对大千世界,将会举步维艰,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道:"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
三,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人员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使命,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各国都先后调整了教育政策,促使受教育者智力开发.这些都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未来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大脑这个"知识仓库"再也不能把人的大脑降低到计算机贮存器的水平,而应该让他更多地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哲学教学能否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理论,原理和观点,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诸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综合,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见解能力,是迎接新世纪挑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四,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以发散思维为主要内容形式,突出表现为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辐合性,思维的发散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创设问题环境实质上就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为目的课堂氛围.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可经常给学生创设有变化而又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去观察大自然,观察人类社会,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而又必须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思考题,同时还要采取发现教学法,民主教学法,营造学生大胆提问,大胆提出自己设想的氛围,在班级形成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风气.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就是矛盾,提出问题就是发现矛盾,它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又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认识,去观察去实践."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励人们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去.事实证明:学生情感积极愉快,兴趣浓厚,对记忆,思维等活动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在哲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往往首先需要教师巧妙地设疑,质疑,解疑,把学生带到知识王国,由学过的知识跃进到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同时他们的思维流畅性和逻辑性得到了培养.


<1> <2> <3>

上一篇文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下一篇文章:五步教学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