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数学教学论文>> 正文

小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

2008-11-18 23:26:02 发布人:lwcool 作者:不详 人气:
[打印] [评论]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外部语言是内部语言的显性表露,外部语言最直接的表露方式就是口头语言,绝大多数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

思维与言语密切联系不可分离。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思维的形式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语言,它能打破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使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上升为人的理性思维,而人又借助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作为材料进行思维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强说的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2)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内部智力活动的工具。学生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语言。学生掌握语言本身,是由外部向内部转化的过程,即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有内部向外部表达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形成学说认为,智力的发展要经过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式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语言阶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则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

近年来,随着课程的改革,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也随着在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也在课堂上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中也努力实现;而在实现这一改革过程中,作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但在现行的数学课堂中却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听众”,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不去培养他们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这将会影响到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的语言表达欲望?如何更有效得让所有的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上都有所进步?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语言表达?为此,设想通过小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研究,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口头语言表达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学习方式。

一.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二)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基本弄清了本课题与之的联系与区别

1.本课题研究与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的联系有:

2.本课题研究与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的区别有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和研究,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2.经过培养和探索,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说得准确、简练而有条理。 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敏捷性的发展,让学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3.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 

  ( 1)从创新教育理论角度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创建一个无权威束缚和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机会,只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才能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 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目的,应着眼于主体性的生成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认知发展理论还告诉我们:年龄相近的儿童,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差距不大,最易取得联系沟通。 

  心理学理论 

( 1)。 

  四、 课题研究内容 

  调查和分析影响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学生是个不断发展的并富有个性的人,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影响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了解学生原有的情况,是我们组织研究的基础。我们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和座谈,观察学生课堂发言现状,找出学生上课不愿发言的原因,再研究对策。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已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所肯定,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则这样阐述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正处在多动期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 

  1、营造氛围。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稳定性较差,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还有小学生具有较强的 “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他(她)也会跟着做。还有特别是那些后进生怕自己讲错不敢说。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说”的氛围,提高全班的整体水平。我们首先结合新课程的理念,用心整合教材,精心设计以学生说为主的教法,设计好抛给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好使学生肯说、敢说、爱说、抢着说的课堂氛围。其次我们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说等。最后,我们时时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民主,使课堂教学在亲切、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时时在老师充满鼓励的目光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 

  2、提高意识 

  激发学生 “说”的欲望。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我懂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好了,我已经理解了,我作业会做了,你老师提的问题,我发不发表意见我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这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思维的盲目。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 

  3、体会乐趣 

  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还不稳定,机械单一的学习训练活动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兴趣。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依据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特征,让学生多样化地 “说”。可以是集体说、小组说、同桌互说、独自说,也可以在玩中说,在动手、动眼、动脑结合中说,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感受说的乐趣,从而培养说的能力。 

  (三)传授方法,指导学生说的技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兴趣的培养是开头,那么,方法的指导则是关键。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说话者能准确、明了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显示给听众,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中尤为重要。 

  1、教师做出说的示范。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做到使用单位名称规范化、运用名词术语确切化、表述问题过程完整化、叙述事情条理化等,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让学生学会怎样说。 

  2、训练学生学会听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不仅能专心听老师讲话,而且还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讲话,要听后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养成听的好习惯。再次我们还要给学生指导一些发言的技巧,例如语言表述时的节奏、速度、语气变化等。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述能力时,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3、对学生的说作出要求 

  数学语言与其它语言不同, 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的 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一定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要添枝加叶。 

  ( 1)完整性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根据学生的这种弱点,训练时 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 2)准确性

数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要求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 3)条理性 

  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法则的归纳,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四)落实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 

  一班学生,肯定有的学生口才好,有的学生缺乏口才,也有学生由于个性差异,平时沉默寡言,表现内向。为了让全体学生的口才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改变那些形式化的小组合作,灵活运用“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练习评价”的训练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因此,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说的发展。 

  2、小组讨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学家布鲁钠认变,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语言向非正式的书面语言转化。 

  3、大组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学习热情处于高涨,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大组交流,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得到完善,也是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次升华。大组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其它各组作出评价和补充,必要时,组际之间进行讨论、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共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并不失时地进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在水到渠成之际对所学的知识作出科学性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书面语言向形式的书面语言转化。 
   4、练习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相评议、互相批改,通过相互讨论、相互评定来达到主动探索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评议过程中,让学生说出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出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直接讲解,而是由全班讨论来解决,再次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其思维得到螺旋式上升。 

  (五)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说的训练。 

  数学语言说的是否 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有关。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1、概念教学要重视说出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 "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 “水中月,镜中花”。 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都说不清楚,词不达意,在以后的学习中怎能与同伴和老师交流,又怎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 概念教学必须重视说出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还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概念,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还要说出这类概念的混淆之处。 

  2、计算教学要重视说出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说的培养,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并要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要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以及你的看法。同时,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 

  3、应用题教学要重视说出思路:在应用题教学中,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数量关系式,编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你一句,我一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4、几何形体的教学要重视说出其特征:几何形体的教学要重视说其特征及联系,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其特征及与生活上下的联系,因为它们并不孤立存在,和生活密不可分。形体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抓住挈机,发展说的能力。 

  五、 研究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要准确、简练、有条理的表达出来,必然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应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教材结构与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训练说的能力。 

  2. 内容宽广原则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比较广泛,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内容的知识应注意让学生多方面地去 “说”,丰富各种知识的信息交流。 

  3、形式多样原则 

  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还不稳定,机械单一的学习训练活动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兴趣,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依据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特征,让学生多样化地 “说” 

  4. 说听结合原则 

学生在听话时,首先对听到的话进行归纳、选择和吸收,把对方的口头语言变为自己的思考内容;说话时,也要整理归纳自己的思考内容,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使之转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这两个转化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过程,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重视学生的“听”与“说”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说,学生必然要注意地听、认真地想。这样就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认真学习的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率随之大大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差异性原则: 

  学生是有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尽量按照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等诸方面合理地分层设计,保证全班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鼓励性原则: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积极的评价,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说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教研活动、定期与不定期的组内研讨)、观察法(观察被研究对象的变化),同时辅以教育调查法。 

  七、研究条件保障 

1、建立五年级3个班为研究班级,组成课题组,落实研究工作内容,边教学边研究,平时紧紧围绕实验课题去上课,使课题落到实处,做到一研一得。 

2、课题的负责人:陈淑丹老师小学一级教师。

八、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确定实验研究对象。 

  调查、了解学生现状。 

  制定初步的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 1)课题方案具体细化,由课题组成员负责执行。 

  ( 2)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扎实的实验研究。 

  ( 3)确定个案,实施个别辅导模式,做好个案档案工作。 

  3、总结成果阶段 

  ( 1)撰写研究报告。 

  ( 2)收集整理个案辅导材料,编辑个案集。 

  ( 3)收集整理论文集,编辑课题论文集。

 



<1>

上一篇文章: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研究
下一篇文章:运用学生学习起点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