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中学 占美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点和处理
这篇课课文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既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又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故此以“情”贯穿全文,故事导入,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氛围。最后讨论主题及感受,升华感情。中间环节熟悉赏析课文,步步深入,为后文的陈情作铺垫。先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品读课文,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发挥其主体地位。
2. 教材与学生
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了解斑羚飞渡主要情节,训练整体把握课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复述课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斑羚飞渡表现出来的美德,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激发学生关爱动物。
二、教法
1、朗读感悟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感受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2、自主探究法
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设置问题-主动探究-成果交流-反馈评价”的教学方法。
3、创设情境法
充分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感受,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4、复述法
引导学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法:
预习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思索—讨论—解决”法
四、教学程序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解释重点词语,做在预习笔记本上。
(3)准备复述文中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4)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你认为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加以赏析。
(5)搜集斑羚的有关资料。
(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为研读作好准备。)
课堂教学流程: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检查预习,学习生词
⑤归纳主旨,收束全文 ⑥拓展迁移,解决难点
⑦畅谈体会,课堂小结
①—⑦环节设计的依据是: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德育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等教学规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2. 检查预习,学习生词。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一些词语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以此督促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整体感知,复述故事。
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准备时间2分钟。思考后交流,请 2-3名学生复述。
(本文描写了斑羚飞渡场面完整而有条理,而且详略得当,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握课文整体结构和脉络,培养学生口头复述能力。)
4.品味赏析,情感体验。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找出喜欢的精彩片段、优美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进行品味赏析,说说喜欢的理由。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
5、归纳主旨,收束全文。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本文主题思想。
(通过概括课文主题,感受动物身上折射出来可贵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这个过程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人翁身份。)
6、拓展迁移,解决难点。
(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实现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7、畅谈体会,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要有所得,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灵魂,就能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语文课堂的深度得到延伸。)上一篇文章: 《祝福》说课稿
下一篇文章:初中语文《木兰诗》说课稿
相关文章
- 斑羚飞渡说课稿 [2007-2-13]
- 《斑羚飞渡》说课稿[荐] [20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