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中英科 李媛
一、 知识储备。
1、以科学引领,储备知识与理论
1)深刻理解新课标要求,提高开展教学指导意见的水平
l Balance between enough/comprehensive input and enough output(大量、可理解性的输入与大量的输出的辨证统一)
l Balance between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teaching(演义式与归纳式的辨证统一)
l Balance between static and dynam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静态与动态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l Inquary / exploring/ experienced study(研究性、探究性、体验性学习)
l Linear and spiral development(直线性与螺旋性发展的辨证)
l Cognitive development(认识的发展):Knowledge(认识)→Comprehension(理解)→Application(运用)→Analysis(分析)→Synthesis(综合)→Evaluation(评价)(即:认识-理解-尝试-反思-又实践-领会-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
l Class management:Planning/ interactive/ cooperative/ negotiating/ sharing(课堂教学管理体现:计划-互动-合作-协商-分享)
l Humanism(人文性)
l Consturctivism(建构性)
l Multi-intelligences(多元智力观)
总之,新课标提倡教师专业化不但表现在具备合格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合格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艺术,以及掌握一定心理学。而教学的人文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与研究。
二、开展评课
1、在评课之前,不妨先听取开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以便有个整体的把握。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是否抓基础、重点,强化技能;还有,看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3、评课的侧重点主要有:
1)评教学目标
l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l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l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l 重点突出,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在时间保证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l 知识讲授是否准确、科学,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抓住关键。
3)评教学程序
授课思路的逻辑性是一个评价的重点。评价指标有:
l 看教学思路设计
l 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Ø 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Ø 计算学生的个人、小组、集体的活动形式所占的时间分配。看学生的活动方式是否多样化,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活动的有效性是否高;有无“哗众取宠”,追求形式化。
Ø 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思考:
l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l 教学方法是否客观、实效,体现人文性、艺术性、思想性;
l 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性;
l 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是否体现主体活动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释放;
l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适时、合理、有效。
5) 教师教学基本功
l 看板书:好的板书,应体现布局合理,条理性强,言简意赅,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l 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l 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发音准确、清楚、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l 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
6) 评学法指导
l 看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激发动机,有效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
l 看是否运用认知策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忆精细加工,如划书、记笔记;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知识;加强新授知识的重现率;重视记忆的强化等。
l 教师与学生自我的评价、反馈是否及时
7) 评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l 看是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l 看是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l 看是否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形成责任心,懂得分享的快乐
8) 评师生关系
l 看能否充分突出学生主体性,同时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l 看学生是否真正地参与(Engaged/Involved)。这是从参与量的层面上去观察和统计;
l 看学生是否真实地学习(Study)。只有富有挑战性、有创意、有思想的问题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设计的梯度性,能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语言的发展。
l 看学生积极性是否高(Active)。学生是否能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与他们内部动机的激发,外部条件的创设是不可分离的。
10)最后,注意:评课的过程中,多些欣赏、指导、建议,少指责或讽刺。既评优点,又评缺点。语言描述要客观,点列式,但是又有证据说明,有理有据。
时间:2006年11月21日
上一篇文章: 新课标下如何引导教师听评课
下一篇文章:如何听课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