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蔡传生
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评价,建立起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功能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一个近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这门新兴的学科,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较少,但它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评价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建立一种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对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兼顾的促进作用的,并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功能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应该趋向多元化发展
1、 多元化评价及其原则
多元教学评价自90年代以来已日益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教学领域。强调通过多元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我从多学科的评价标准中得到启发,特制定的我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原则为: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被评价、参与评价和自主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参与评价中来,增强其自主评价的积极性。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对他们的评价也应是全方位的。教师应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遗传性质、学习态度和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其同的标准。
(4) 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以指引学生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为达到发展目标而作不懈的努力。
(5) 激发学生内在评价的需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采用“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 “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2、 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以及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等等。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进而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内容多元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技能技巧及基础知识三项内容组成。
(1)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发言情况、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情况、合作学习情况、完成课堂练习等情况综合评价,评定时,每节课前发下评定表,采用给每一位学生100分基本分,学生同桌互评的方法进行加分或扣分。课后再将表格收回统一保管,期末对每一位学生作出统计评价
(2)技能技巧:评价时采用作品式评价。
(3)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由期末书面或实践考核评定。
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是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区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个体的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的发展性,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课时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每一个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核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而我们所需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我们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孩子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瞟 ,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的目标的差距。这就会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同伴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据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全体性、全程性、全面性。
所谓“全体性”是依据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指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受到启发、获益和发展。它强调充分体现差异评价观。
“全程性”,就是说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的过程、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家校联系本,反思与调整自己的学习,寻求使自己更快成长的规律与方法。
上一篇文章: 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文章: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实践
相关文章
-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2006-12-16]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008-7-31 20:36:04]
- 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08-6-18]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漫谈 [2008-6-18]
-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2007-8-15]
-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07-11-24]
- 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8-3-19]
-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2010-4-3 0:24:16]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2010-4-3 0:21:45]
-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0-4-3 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