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质疑源于探究,是创造的起跑线,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能更好地体现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留住了语文的根,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质疑 工具性 人文性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不单纯是语言文字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质疑问难,源于探究,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是创造发明的起跑线。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作者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想、去说、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质疑的兴趣,让课堂更精彩。
一、激发兴趣,消除顾虑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应从兴趣入手。但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仍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被同学嘲笑、讽刺,怕老师说他是笨小孩,不敢大胆提出疑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里有被尊重和被承认的需要。”[1]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信任的目光和期望的语气给予肯定和鼓励,绝对不能训斥和处罚。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热烈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消除顾虑。如:班上一名后进生,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至于举手回答问题那是少之又少。但在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他在我的暗示和鼓励下,竟然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是我们人类呼风唤雨呢?②我们人类发现什么与发明什么才能呼风唤雨呢?”令我大感欣慰。平时,我就及时鼓励学生,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质疑”创造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彩课堂。强化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掌握方法,精彩纷呈
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明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学中教师应指导质疑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1、质疑课题
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在教材中的很多课题常常使人产生疑问,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鱼游到了纸上》当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读题目,他们马上产生疑问,纷纷举手提出:“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啦?鱼不在水里游吗?题目错了吗?应该把《鱼游到了纸上》改成《鱼画到了纸上》、《鱼游到了河里》等。”于是,学生很自然而然地激烈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在这精彩的场面下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兴趣。让他们悟出聋哑青年因为画技高超,所以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可见,质疑课题让学生对课文“想入非非”。
2、质疑重点词
理解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注意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在书上用笔划出来,并打上问号。当学生读完后就提出:“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谁和谁在“同一时刻”干什么?文中出现了两个“静静地”意思相同吗?台湾青年为什么在地震中也愿意“静静地” 躺在病床上抽血呢?他和李博士不怕死吗?等。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情绪高涨展开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小组合作中能解决的直接解决,做到自主探究。很多学生在探究中也体会到台湾青年与大陆的小钱虽然互不相识,但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利用地震的暂停间隔抽血捐赠给小钱;同时也体会到李博士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他们在地震中没想到自己,一心想救助小钱的高尚品质。学生不但在词语中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而且体会到文中的中心思想。可见,成功地抓住重点词质疑是理解课文内容,创造精彩课堂的关键。
3、质疑句、段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正是它们积极思考问题,努力探索质疑的具体表现。[2]众所周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触摸的春天》时,引导学生注意找出重点的句子与段落,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质疑。学生对文中的几个句子产生了兴趣。比如:安静是一个盲童,为什么能拢住一只活生生的蝴蝶呢?作者怎能看到安静的内心世界呢?蝴蝶飞走了,安静却仰起头来张望,她不是盲的吗?怎么会看得到呢?“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在这段中,为什么说蝴蝶是安静人生中的曲线与飞翔的概念?学生通过质疑体会到安静是一个盲童,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脉搏,对人生充满期盼。而我们是一个健全的人就更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好好的读书,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对比自己,联系生活实际,有所感悟,让课堂蕴含着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精神。
4、质疑插图
课文插图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课堂上,利用文中具有对比性的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教《观潮》这课时,教师先后出示了两幅对比强烈的插图(一幅是:潮来前江面平静。另一幅是:潮来时江水形成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感到惊讶产生质疑:什么原因会产生这样的景象?为什么潮水可以涨得这么高呢?什么时候才有这种的情况?是否每个江面都有这样情况吗?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教师乘胜追击:“这是为什么呀?有没有信心自己来读懂课文内容,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有!”还没等老师说开始,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中去了。课文中的插图,不但能配合课文内容,耐人寻味地体会中心思想,而且正是学生自主探究,引起质疑的地方。又如教《长城》这课时,教师出示挂图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透过画面在头脑中再现“真实场景”,再让学生说说对长城的感受,然后对长城建造产生质疑:长城这么长,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建成呢?(对时间的质疑)为什么要建长城呢?(对历史的追问)长城建在那陡峭的山岭上,当时靠什么把方砖和条石抬上去呢?(对建造艰难的质疑)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引发学生质疑,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质疑、释疑中,体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一石二鸟提升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也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祖国文化遗产。
5、研读释疑
著名教育学家于漪老师深刻指出:“要重视课文教学,课文教学不要打水漂。”[3]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大量阅读,是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因此,研读课文是培养学生在读中释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都是有益的经验之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解决。如《将心比心》这篇文章,学生对文中那位被扎针的母亲的做法有些争议。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母亲没有埋怨年轻的护士?如果我是那位母亲,我就会忍受不了年轻护士的两次不成功扎针,肯定会痛骂她一顿……”于是,教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到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从而突出文章中心思想,让学生明白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学生在读中“发现”,善于“质疑”,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宋朝朱熹认为,阅读要善于“问疑”:“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长进。”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论及学习有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之”强调善于质疑发问。黄宗羲的体验是阅读“见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方始是学。”“学则须疑”(张载语)、“疑则有进”(陆九渊语)都是颇有见地。因此,要想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反复诵读,品味词句,从中释疑。我们常常会深深体会到课文意味悠长,体会到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文化魅力,从而实现一个创造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三、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什么都感好奇的少年儿童表现更加突出。[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敢于超越教材,应从多方位的角度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但可以掌握课本的知识,还可以从基础上有更大的发现和创新。那么,有时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引导学生延伸到课外去探索。如教《自然之道》一文,学生知道了作者不懂得自然规律,造成海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好心做坏事。这时教师只要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提出:“其实‘自然之道’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实践它呢?或许我们会通过发现,发明更多的东西。”学生带着质疑启动《综合性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还查阅课外书、电脑等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要借助学生这种强烈的发现欲望,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引导学生从全文出发,多方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质疑,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独立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品尝着浓浓的语文味,阐述着自已理想;让语文课堂坚持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课堂留住了语文的根,追求教学质效;让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参考文献】:
[1]、《东莞教研》 2006年2期
[2]、《在教育中探索》 2003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
[3]、《小学语文教师》 2006年11期
上一篇文章: 谈谈课堂朗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相关文章
-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精... [2007-1-2]
-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 [2007-11-1]
- 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因真实而美丽 [2005-11-30 11:58:09]
- 书香课堂 [2005-11-29 5:52:06]
- 状态:点燃精彩课堂 [2005-11-30 12:53:19]
- 曲解,让课堂更精彩 [2005-11-30 12:35:18]
-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回忆我的一堂识字课 [2005-11-30 12:01:25]
- “软设计”:让精彩随机生成——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调控策略... [2005-11-30 11:31:08]
-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 [2005-11-29 2:23:24]
-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 [2005-11-29 4: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