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的一种课程形态。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整体性、潜隐性、愉悦性、开发性、持久性等特点。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同样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在这过程中会受到感染、暗示、同化和激励,从而改变情绪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会产生积极而又久远的影响。
如今的音乐课是精彩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变化的教学潮流、大量的资源信息让课堂充满生机。然而教学任务重,课时量少,过多的技巧、繁琐的设计让教师教得面面俱到,学生学得半生不熟,审美习惯在课堂得不到充分的养成。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高涨,学校被大量的通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速生速灭的“快餐文化”充斥,良莠不齐的娱乐音乐成了学生课外时间接触最多的时尚品。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很容易受不良审美趣味的影响。笔者常常思考,应该合理地开发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缩小学生音乐喜好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之间的审美差异,弥补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更多地欣赏艺术精品,逐步规范学生的审美习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一、学生审美情趣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我协同教研组对学生(以高一、高二年级为主)的音乐学习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10个项目,内容涵盖了音乐学习兴趣、聆听时间、音乐记忆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你喜欢听什么音乐”一题中,有86%的学生喜欢国内外流行音乐,13%的学生喜欢传统民族音乐,还有6%的学生喜欢国内外古典音乐。可见,学生的音乐领域被社会娱乐文化所统领,大多数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只有极少数学生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
在“是否喜欢听音乐及主要收听时段”一题中,有近92%的学生都愿意听音乐,说明音乐在中学生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主要收听时段集中在中午或周末,这段时间教师难于有效干预,这就造成了学生收听音乐的随意性,失去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大好时机。
在“当电视机或录音机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后,你能随之哼唱下来吗”一题中,有8%的学生回答完全可以,28%的学生回答基本可以,64%的学生回答是困难和不可以,可见学生把音乐只是当作消遣和娱乐,没有进入更多层次的审美状态,因此对音乐的记忆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审美情趣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接受活动和实践经验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向。调查表明,学生长期欣赏一些缺乏真善美品格的流行音乐,造成艺术品位不高。因此,为防止娱乐代替审美,防止学生误入娱乐化的“歧途”而削弱音乐教学功效,笔者展开了“开发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改善学生音乐环境,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开发设计一些自由而不放任、规范而不拘谨的音乐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实践美,潜意识间养成关注音乐的习惯,提高分析比较、鉴别判断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有听音乐的习惯,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身边的音乐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多听高雅音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感官得到愉悦,情感产生共鸣,鉴赏能力逐渐能得以提升。为此,笔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了探究试验,在未告知学生、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条件下,选择高一( 1) 班为试验班,并选择学习成绩平行、音乐欣赏程度相当的高一(2)班为对照班,通过开发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探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自2007年3月开始,试验历经三个时间段(一个月为一个时间段,每周一三五中午时间),分别采用“关注兴趣,因势利导”、“ 发挥教材功能,课内向课外延伸”、“自主活动,拓展视野”等方式,对试验班施以积极影响。
1、关注兴趣,因势利导
试验1: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试验班播放视频,内容由学生来选择提供,老师一起帮助挑选,如播放:中央台的《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格莱梅颁奖典礼、青年歌手大赛、音乐人访谈、时下流行的vitas演唱会、音乐剧等;在对照班直接播放古典音乐。结果,试验班有74%的学生经常会被电视节目吸引而驻足观赏,对照班只有21%的学生在做其它事情时顺便听听。
问卷说明,开发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要想在“无意识”“无计划”“无教师施教”的自发状态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音乐喜好,就应挑选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音乐精品播放,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实现乐其道。学生一旦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对该音乐的注意,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对它的注意,会主动愉快地接近它、探究它,以便达到“善其事”。在一次中午播放vitas演唱会的时候,笔者观察到学生或凝神静听、或唏嘘不断、或拍手叫绝,学生被美妙的男高音的歌声感动,有的学生还兴奋地介绍起他们所了解的类似“海豚音”的高难度,还有几位学生想了解其发声方法,甚至萌生了学习歌唱的愿望。这种发自内心的,无需他人或外在因素引领便能进入的一种忘我的美感心理状态,充分体现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一种自觉的亲和与融洽。可见,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愉悦了心情,激发了兴趣。
其次要因势利导。由于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的教育效益主要是基于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隐性资源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心理。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对收集的素材不能全盘照搬,要进行巧妙处理和整合运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最有效的收获,如在一盒介绍西洋乐器的影像素材中,笔者发现其介绍内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如果在课余时间全盘播放,对没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的学生来说,欣赏效果欠佳。因此,要求课前先截取乐器介绍的片断,再搜集由该乐器演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乐曲进行穿插整合,然后播放,学生除了能直观该乐器的形状结构,还能听到该乐器演奏的音色特点,再把演奏乐器和耳熟能详的乐曲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协调发展,激发了学生蕴藏的心理潜能,在无意间提高了欣赏音乐的能力。
2、发挥教材功能,由课内向课外延展
试验2:在试验班播放与教材有关的音乐主题,并反复播放,对照班不予播放。经过一个月的熏陶,试验班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思维明显活跃于对照班的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快于对照班的学生。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学生经常听音乐,但能够完成记忆的音乐却很少,尤其对经典音乐主题的记忆更是缺乏。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就音乐欣赏而言,熟记主题很重要。因为音乐主题是一部作品的基本语汇,蕴藏着节拍、节奏、音高、情趣等因素,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跟踪着主题,思维才能真正活跃起来。然而,高中课程标准中安排一周一节音乐欣赏课,课堂只能听音乐的片段,课后也没有机会复听,学生对教材上的音乐感知不深,很难留下记忆痕迹,难以产生“一曲难忘”的效果。为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笔者把教材上接触过,但不够熟悉的音乐主题片段挑选出来进行重复播放,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产生情感共鸣。试验证明,经过一个月的聆听,学生对音乐主题记忆能力加强了,有的学生时常愿意和着旋律一起哼唱,在课堂教学中,当乐曲的音乐主题出现的时候,学生便能很快辨认出来。
为避免重复播放同一曲目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的负面效应,笔者采取一曲多放的形式,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一曲时,选用合唱与器乐两种表现形式的版本进行重复播放,让学生在充满新鲜感的情况下反复聆听主题旋律,在饶有兴趣中自觉熟记音乐主题,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感受主题的发展与变化。试验表明,熟记教材中的音乐主题反过来也对音乐教学有服务和促进作用。在学习回旋曲式一课中,由于试验班学生对主题较为熟悉,很快就能听辨出主题出现的地方,以及主题再现的次数,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可见,记忆音乐主题,对音乐课堂教学能产生延续性的补充效应,音乐教育的成效在无人说教的情况下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实践证明,通过主题记忆的过程,学生能接触更多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经典艺术文化得以传承,学生音乐品味得以提升。
3、自主活动,拓宽音乐视野
试验3:对试验班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一组,由小组自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制作音乐小报、经典乐曲知多少、音乐主题联唱竞赛等等,一个月后评出最有创意奖小组,对照班学生不开展活动。一个月后,组织两个班级再进行综合音乐知识竞赛,结果,试验班学生对音乐的熟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
由试验得出,学生通过自主设计音乐活动,在同学、同乐、同创的过程中互相擦出艺术的火花,无意间又起到了互补相长的效果。如在学生制作音乐小报的过程中,就需要寻找很多有关音乐的资料,学生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主动进入角色,拓宽了音乐视野;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更激励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求异、求新的心理,如有的小组在创编为名曲填词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为演唱好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片段,反复聆听揣摩音乐,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在愉悦的演唱活动中开阔了音乐视野。
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指出:“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结合在一起的,她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在三个月的视听积累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组织、体验,在活动参与中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试验研究的体会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隐性课程通常以无意识地感染、熏陶、认同等方式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目前,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逐步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强烈,对知识和信息的摄入有很强的主动性和明显的选择性。因此,在开发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时,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学龄学段等,在作品的选择和活动的方式上要适合学生,切忌硬性强加。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自然的音乐环境,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广阔的艺术天地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2、更新教学理念
音乐本身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艺术,学生在没有学习愿望的情况下被迫学习音乐,必将会产生逆反心理。调查中看出大部分学生被社会娱乐音乐所影响,要想改善以流行音乐为主流的现状,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开发一些内容有趣、形式多样、程度贴近学生的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活动中师生要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拉近学生音乐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3、贴近生活,拓展音乐教育空间
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开发时可以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让情景暗示、艺术暗示、榜样暗示、活动暗示、氛围暗示,来培养学生对音乐高尚的审美情趣。比如,下课的铃声可改为名曲欣赏,中午、傍晚、课间休息时,以周次为单位,广播台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播放健康向上、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不管在草坪中、操场上,还是餐厅内,都能随时聆听到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艺术的方式学会休闲;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博客等媒介进行主题音乐宣传,使学生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充实心灵、丰富自我;在各类社团和活动室里,可以张贴与该活动项目有关的宣传资料和音乐大家的生平介绍,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另外,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社区、家庭的各项艺术活动,让学生对人生和社会形成一种审美观,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作用,让丰富的艺术教育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人”的教育,如今的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无论在生理上,抑或心理、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开掘潜力,而隐性课程具有强烈的辐射性和渗透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偏重学科课程、显性课程的设置和操作,更应重视隐性课程的规划、开发和设置。一所学校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资源、新颖的风格特色,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丰富的隐性课程的教育资源,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文化气场,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美好品德,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
【参考文献】
①翟维主编:《音乐欣赏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
②华中、河南等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③梅雪林责任编辑:《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④孔凡芳:《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⑤林华明著:《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年。
⑥《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
上一篇文章: 再议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下一篇文章:小学音乐教学的情景教学法
相关文章
-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 [2006-7-1]
-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 [2006-5-29]
- 培养音乐审美素质重在欣赏教学 [2006-5-29]
- 论现代音乐 [2006-1-7]
- 矿产资源 [2006-9-12]
-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透视 [2005-12-26]
- 关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 [2005-11-30 12:01:20]
- 创设美的课堂 激发审美情趣 [2005-11-30 12:18:53]
-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建议 [2005-11-30 11:27:06]
- 努力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 [2005-11-30 1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