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正文

让灵动的语文课堂增添静的美丽

2011-4-28 23:53:08 发布人:lwcool 作者:lwcool 人气:
[打印] [评论]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寻求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的追求。其实,更多的教改者明白,语文课堂也应该是静的课堂,是动与静有机结合的课堂。在这种理想的语文课堂上,静与动是交融的,是互动的,是共为一体的。调控好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也就创设了完美和谐的语文课堂。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呢?教学中的动,常常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行”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的世界。教学中的“动”,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教学中若“静”“动”偏颇,比例失当,课堂可能会或死寂冷清,或嘈杂浮躁。过分死寂的灌输式课堂我们早已加以否定,而活动过多、热闹过头的课堂我们也应及时反思。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的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呢?

一、追求个性动态,让学生灵动而快乐。

1、动态的语文课堂应具备多元化与个性化。

语文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喜爱文字,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这就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让学生先动起来。表现在语文课堂中,这种“动”是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

比如学生诵读体味,它可以是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也可以是高声诵读、轻声涵咏。比如质疑讨论、探究对话。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抑或教者与文本之间,这种对话应该是多样的全面的逐步深入的,更是见仁见智极具个性色彩的。

在这样的动态突显的“对话教学”中,常常进行着思想碰撞:教师或者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想法,相互间碰撞出思想之火,生出更深层次的思想;然后双方或多方的思想、观点再次交流、碰撞;在反复交流中,新的信息、观点、理念在不断的影响着各方,不断的被接受或排斥,形成新的信息反馈,从而进行着思维、学识的不断完善与循环往复。这是一种完美而又动感十足的语文课堂。

下面是笔者执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段。

(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读结束。)

师说:母爱无言。史铁生的母亲默默的以自己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陪伴残疾的儿子,默默的承受加倍的痛苦。

师问:文章为什么说“母亲的痛苦是加倍的”?

生1:母亲真是不幸,她有个残废的儿子,因为对儿子的爱,使得母亲的痛苦加倍。

师说:答得好。大家都能体会,一个母亲,面对残疾的儿子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的痛苦,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是善解人意的。但我想,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沉重也许是我们无法真正衡量的。它可能是加倍的也有可能是三倍的四倍的,乃至五倍的,你们认为呢?”

生2:母亲为儿子的生理缺陷而痛苦,同时又担心儿子走绝路,以至于一次次悄悄的到处去找,这是一种让人心痛的寻找旅程。

生3:母亲的不幸还在于她不能把这种痛苦表现出来。她每次去寻找儿子都是悄悄的进行的,她不想刺激儿子原本脆弱的心灵。

生4: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读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母亲最大的痛苦在于儿子对她的不理解,等到儿子懂事时一切已经追悔莫及了。

师说:这是一个痛苦甚至绝望的母亲,她的双肩担负着无以言传的苦难,这种苦难成了艰难行进到今天的作者心中的永远的悔恨。也许,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亲情,拒绝悔恨。

这段教学实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着“动”的思想的交流、碰撞,学生在这种交流中拾阶而上,逐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含义,也收获了小语文外的更多东西。

可以这样说,这种互动,教师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让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结出硕果。

2、屏弃躁动表象,获得语文阅读真正的快感,形成有效课堂

不难看到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咄咄逼人、讲解絮絮叨叨、对话居高临下;不难看到媒体运用繁复、游戏活动混乱不堪。这些形式生动但是有些浮夸的、表面的、眩目的课堂,尽管它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动态,却不是真实的课堂。关键在于这种课堂中学生缺乏深透的感悟与思考。“思”是语文教学的第一需要。学生也只有爱思,善思,深思,才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才可能真正尝到学习语文的甘甜。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心动”:如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商量和选择的权利,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突出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之中,让学生感动、愤恨,忧伤、快乐,抑郁、开怀……这样,学生才会在探问、思索中拥有语文学习的参与感、成功感与快乐源,才会让自己的生命力得以华丽动态的彰显。

二、 “动”为先导,“静”来穿插,动静和谐一致。

这儿的“动”当指语文兴趣的激发,是研究、感悟的前提。在动态的活泼引领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应动静相宜,还要学会“静”。

古人曰:“静能生慧”。课堂教学需“动”,更需“静”,没有“静”的“动”是散乱的活跃、虚伪的美丽,过于华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是外在氛围的安静,更是一种内心的沉思。“静”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质朴和真实;“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静”是一种内蕴,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安宁和谐……宁静方能致远,在开放式的课堂中记得要给学生留一点“静”,让他们酝酿情感、品味思索、唤出内在的灵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静”给单一的课堂增添了别样的美丽。

1、默读蓄势,静中含情。

当今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是必须的,教育者会在课堂上安排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但是往往会遗忘了的默读。其实,让学生静思默想,酝酿品味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

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内部精神活动,它既适宜于大致了解的浏览,也适宜于逐字逐句推敲的精读。默读是在开口朗读前的情感推敲和酝酿,也是在开口朗读后的回味与更深一步探究。默读能培养情感,促进思考。


<1> <2>

上一篇文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下一篇文章: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