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窦蛾冤》、《救风尘》、《望江亭》等15种。这些作品大多揭露社会的黑暗,谴责邪恶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同情被压迫者的反抗,歌颂妇女的智慧与力量,不仅思想性强,艺术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为元杂剧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称他:”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这一评价是极为允当的。1956年,关汉卿被列人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窦娥冤》是个感天动地的大悲剧,诚如王国维所言“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一、积累·整合
1.补充解说
(1)课文词语补充注释
①只合把清浊分辨:合,应该。“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合”与此同义。
②枉将她气杀也么哥:杀,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后文有“痛杀我也”与此同。
③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当,判罪。
④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化,死。“亡化的孩儿”当指蔡婆的儿子,与上文“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同。
⑤又要丈二白练:练,白邑熟绸。“白练”与下文“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中的“素练”同义。
⑥也不见得湛湛青天:蓝色的天空。传统也用于指“清官”。此处用“湛湛青天”指天理昭彰。
(2)有关典故补充说明
①望帝啼鹃:依据教材注解,望帝系因水灾让位于其臣子,似乎并无什么冤情可言。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答案: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井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见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②六月飞霜:《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汉王充《论衡·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长叹,天为陨霜。”
③东海孝妇:《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千,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大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大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干宝《搜神记》: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大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大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家,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文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竹而下云。”
2.结构主旨
(1)情节结构
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行刑的悲惨情状,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课文按场面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是窦蛾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
第二部分(“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
第三部分(“刽手做喝科”至结束):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的场面。
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此时作者却宕开一笔,转入第二部分婆媳诀别。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整个情节可谓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剧本主旨
临刑前窦娥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煞])这句唱词,深刻揭露了封建吏冶压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这句概括性的语句,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也是剧本的点睛之笔,它一语道破了形成窦娥冤狱的社会根源,表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二、感受·鉴赏
1.本色的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在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怨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纡徐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昴。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炼优美,浅显而见深邃。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动容,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的唱词,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而又相当富有感染力。又如下面这段话:“(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样朴素的说白,读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加工的痕迹,就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生动。正是这些平凡不过的话语,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这个从小就给人做童养媳的小媳妇屈辱的地位与悲惨的命运,让人情不自禁地心生无限的悲悯。
课文中的曲、白配合得也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景,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感人。
2.巧妙的用典
典故,顾名恩义,就是典籍中的故事。运用经过压缩成一个词的故事,以表达作者某种意图、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的手法,就叫“用典”。用典,往往能化繁为简,把意思表达得含蓄,委婉而有韵致,让人联想,让入玩味。《窦娥冤》中运用了不少典故,单是课文节选部分即有“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等典故,对于推展情节、烘托人物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前人语云“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作者在剧中调用了这些个典故,显然是有所寄托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在知晓典故的实际所指的基础上,才能求得对作者意图和情感态度的把握,当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同时,本课文中所用的典故.均出于窦娥之口,且都是窦娥在法场临刑前说出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这样的问题:窦娥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候想到这些古代的人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窦娥此时怎样的内心世界?
对典故表现力的把握,最关键的是要在“解其旨——析典故之精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其同”——明了“典故所实现的时空跨越”,最终得以“感其情”,感受到典故运用所产生的“人性张力”,从而真正实现经由语言之门径,走进文本的内核,进入人物之内心。剧中,窦娥通过与其他人物对话或者独白(唱)的形式,不断地向世人传达这样的信息:“窦娥委实冤枉”,“委实的冤情不浅”。——可是,单是这样直白的申述,还远不足以体现窦娥此时“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怨气冲天”内心情感。试想,如果将“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句改为“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窦娥蒙冤,怨气冲天”。情绪的表达固然直截,可是,产生的“人性张力”无疑逊色得多(语言美感的缺失自不待言)。
那么,这些典故中涉及的人物,与窦娥之间有着怎样的共性呢?先看窦娥(贤媳)、苌弘(贤臣)、望帝(贤主)一组,三者遭遇的相似处皆在贤而蒙冤;再看窦娥与邹衍,二者遭遇的相似处皆在忠(贞)而被谤;窦娥、东海孝妇两者的共性更为显著,她们都是孝而被诛。他们都拥有“善”与“孝”这些本为世人所颂扬的传统美德,可是,恰恰是这些美德,却最终成了置她们于死地的“罪魁”。——一句话,上述所有,无论是明君还是忠臣还是贤媳,他们都是忠贞正直善良主人,却都“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窦娥所蒙受的冤情之深,窦娥内心怨气之烈;我们更从中看到了当时“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激起读者对当时社会中官吏们的倒行逆施,社会的“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的愤慨。
三、思考·领悟
1.窦娥的“刚”
窦娥性格中“刚”的一面,则表现为窦娥对不公平的命运顽强不屈的抗争和至死不渝的反抗与复仇。窦娥面对张驴儿用诬陷她投毒杀人的手段威逼她与其实成亲时,宁愿见官也不屈从。在公堂上,面对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她据理力争,慷慨陈辞。面对非人的折磨,“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窦娥依旧顽强不屈。
窦娥的刚强性格集中表现在课文部分尤其是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的情节。她的头脑里本来充满了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观念,对封建官府的清明也抱有幻想,但实际生活却一步步地把她推向刽子手的刀下。窦娥想让官府还她以公道的理想破灭了,对那吃人的社会感到了彻底的绝望,但又不甘于向命运低头。决心抗争到底。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她那怨气冲天、悲痛欲绝的呼号,使其反抗性格发展到高潮。至[端正好]、[滚绣球]这两支曲子,窦娥的愤懑怨恨之情如排山倒海的巨澜,汹涌而来。窦娥认清了善恶不分、贫富悬殊、正义得不到伸张的黑暗社会的丑恶嘴脸,继而对恶人横行、官吏昏聩的丑恶现实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还表现在问斩前发下的三桩誓愿:一要热血飞白练,二要六月飞雪覆尸,三要楚州大旱三年。要显些灵圣给世人传,要使人人都知道窦娥的冤情委实不浅!这种主宰天地、任意驱使的气派,使窦娥的反抗精神更加丰满了。
2.窦娥的“柔”
窦娥的“柔”,则表现为她的侠骨柔肠,表现为她的善良与孝道。当初,在昏官的严刑逼供下,她誓死不屈,但为了年老体弱的婆婆免受酷刑.她最终担当下了投毒杀人的罪名,尽管整个事件是因她婆婆而起:
(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孤云)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孤云)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卜儿哭科,云)窦娥孩儿,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正旦唱)[黄钟尾]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可以说,蔡婆的软弱与糊涂,是造成窦娥冤死的直接原因。当初蔡婆“引狼人室”,窦娥是强烈反对的,并也曾为此责怨过婆婆。在公堂上受刑时,窦娥也曾有过这样的抱怨:“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婆婆也,须是你自做下,怨他谁?”
尽管如此,在生命行将终结之时,她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她最撇不下的,恰就是把她推向死亡境地的婆婆。在赴法场的途中,如刽子手所言“你的性命也顾不得”,窦娥却还在为婆婆着想。她郑重其事地向刽子手请求绕路从后街走,“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为的只是免除婆婆的伤心:“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窦娥和婆婆哭别时,她只对婆婆提了个“遇时节将碗凉浆奠”的极低微的要求。虽然死神近在眼前,虽然内心充满了怨愤.可是,她还百般地宽慰婆婆。一个善良而充满柔情的女性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样美好的人物却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怎不令人对这世道产生切齿的痛恨!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这正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应用·拓展
1.《窦娥冤》《孔雀东南飞》比较阅读
坚决捍卫自己人格的尊严和顽强地反抗封建家长制,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生活幸福,是刘兰芝性格中“刚强、刚烈”的一面。为了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刘兰芝甘愿忍受恩爱夫妻分离的痛苦,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在离开焦家时,刘兰芝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绝不在封建家长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留恋,哀怨和痛苦。当刘兰芝最后只有两条路——要么向封建家长妥协,要么以死抗争——可走时,刘兰芝毅然选择了后者,在即将另嫁之时,她义无反顾地“举身赴清池”,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殉了追求婚姻自主的理想。
刘兰芝离开焦家时,虽然和焦母告别时镇定从容,但与小姑告别时却是“泪落连珠子”,和小姑的一番温情絮语也令人为之动容,刘兰芝和焦仲卿分手时,对焦仲卿是情意绵绵,她既不忍心打破焦仲卿破镜重圆的幻想,但又不能不让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时此刻,刘兰芝的多情、体贴和善良,真是催人泪下。“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挥手告别,更成了永远定格在人们脑海中的不朽画面。
刘兰芝、窦娥性格中都闪耀着“刚”性的光芒。正是这种“刚”性,使得她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女性形象。但同时,作为女性,她们身上又绝不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细腻、温柔、多情和善良,“刚”与“柔”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统一。
2.《窦娥冤》《哈姆雷特》比较阅读
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哈姆雷特》就是性格悲剧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作为剧中的悲剧主人公,其性格是相当复杂的,突出表现就是他有着很强的自主意识。他的犹豫,他的忧郁,他那穿透力极强的想象力,使我们可以活生生地感受到他的独特。哈姆雷特性格的多重性和矛盾性,使他具有了强烈的个体自主意识。而这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悲剧的诞生。哈姆雷特最后知道了永远活在犹豫怀疑之中是不可能的,“生存还是毁灭”必须择其一。是苟活在这混乱像监狱一样的世上,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他犹豫过,徘徊过,但最后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了他所钟爱的美妙理想。
而窦娥则完全不同。面临着接踵而至的种种不幸,她把痛苦归咎于命运的安排。她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不用自己去争取。当她被押赴刑场,发下三桩誓愿时,她求救上天的帮助,替她伸冤。一个弱势群体中的女子,一个没有被社会赋予任何合法权利的人的生存,一个被社会伦理束缚的人,首先依靠的是当权者的同情,然而官僚是如此地腐败,他们不仅没有给窦娥任何帮助,反而成了凶手。她只能用自己的精神战胜自己的肉体,用自己的道德意志战胜自己的生命意识,她用自己的死亡震撼人们僵化了的心灵。
五、发现·创新
1.窦娥悲剧的成因新论
窦娥悲剧的成因,人们一般都从元代吏治腐败黑暗等外部因素着眼,而往往忽略了对窦娥自身的考察。事实上窦娥的悲剧,主要来自其所恪守的信念。这种信念主要体现在对孝亲、守贞、业报轮回、善恶相报、天人感应等观念虔诚的信奉和强烈的责任感上。
可以说,恪守自身信念,是窦娥悲剧的重要成因。假如窦娥不虔诚地践履和维护自身信念的话,恐怕也就不会出现“感天动地窦娥冤”了。一个孝,一个贞,全符合当时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窦娥坚决地坚守着这个观念,她却在一步步地走上断头台:拒绝蔡婆婆带回的张驴儿是她的贞,容忍蔡婆婆将张驴儿父子留在家中是她的孝;给蔡婆婆做羊肚儿汤吃是她的孝,拒绝张驴儿的“私了”又是她的贞;公堂之上为免蔡婆婆挨打而屈招又是她的孝……一系列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她认为正确、又能为自己修一个好来生的道德行为,却没想到遭了刑罚还丢了性命。诚如她的灵魂对窦天章所言:“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本一点孝顺的情怀,却做了惹事的胚胎。”——这就是恪守封建传统道德规范的结果,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2.窦娥反抗性新论
很多论者习惯将窦娥说成是从一个严守妇道的善良的普通妇女,发展成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官府、控诉天地甚至大胆否定官府否定天地权威的女性。这样的说法是值得讨论的。论者经常把[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段作为窦娥控诉官府与天地的主要例证。其实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得很透彻:“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从人的自然性角度来说,当遇到突如其来的巨大苦难时,总是本能地、不由自主地呼唤天地、父母;从人的社会性来讲,总有一种对现存状态和现存秩序的认同感,如果这个政治秩序不能够保证当事者的正常生活或者它根本就是摧毁当事者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时,人们往往会心生失望及至绝望。而表达这失望或绝望情绪的方式,于文人大概会佯狂避世或退隐遁世,于普通百姓则多是直接而激烈地呼天抢地、怨天责地。
窦娥作为一个遵从封建道德(情愿尽孝守节以了终生)、遵守封建秩序(在张驴儿“官休”、“私休’,的威逼下情愿”见官”)的普通下层妇女,她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冤死在官府的屠刀之下。“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是窦娥最真实也是最沉痛的心理剖白。她原本寄希望于“官吏们还复勘’的想法已经化为泡影,此时她在现实情境中真的是辩白无路、诉告无门。而在封建社会普通民众的意念里,天与地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主持人间公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于是她很自然地就把天地作为自己满腔怨恨倾泻的对象,埋怨天地的糊涂,指责天地的“错勘贤愚”。这种埋怨和指责,和着“叫声屈动地惊天”的哀声长号,最强烈地表现了窦娥感情的激愤,表现了她对现实社会的极度绝望。而更为耐人寻味的是,不管窦娥曾经怎样地指天斥地,最终,她还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的身上:“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最终,天公“可期”,皇天也真的“从人愿”。不仅三桩誓愿先后应验,使得窦娥的冤情得以昭告于世人(“[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而且,最终依靠鬼魂显灵,使得她的冤情在父亲窦天章手里获得了先白,使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以说,恰恰是普通百姓对现实人世的彻底绝望,而被迫寄望于虚幻的天地神员的事实,更揭示出当时社会的无比黑暗。
参考文献
(1)张悦《<窦娥冤>典故魅力探求》,《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第28--29页。
(2)黄丽峰《以“冤”解读<窦娥冤>》,《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72--74页。
(3)王会明《简析窦娥的“冤”》,《陕西教育学院学院》2005年,第45--48页。
(4)陈家桢《窦娥悲剧成固新论》,《求索》2001年
上一篇文章: 高一语文新教材教案全集
下一篇文章:《苏武传》备课资料
相关文章
- 《黄继光》备课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2006-10-2]
- 窦娥冤 教学设计 [200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