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数学教学论文>> 正文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最佳连接点

2008-5-29 发布人:lwcool 作者:张素萍 人气: [打印] [评论]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探讨了数学与生活的最佳连接点;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要成为与生活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何与生活能够最佳连接落实到课堂。试从数学生活最佳连接点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数学、生活、最佳连接点

前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华罗庚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如今,“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从认识的层面看,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识”;但从实践的层面看,情况并不容乐观,教学脱离实际或联系实际不当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我们就常遇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能言善辩、机警过人,一旦遇到数学问题就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显然不是学生智力上问题,而是对他们而言,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割裂开来。这就要求我们能及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跨越这条鸿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帮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在他们的心中架起一座数学与生活相连的桥梁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确定数学与生活的最佳连接点。

一、在新知识的引入处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我在一次借班上“确定位置”一课时,先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来到我们班就发现我们四(3)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还很热情,所以想和你们交朋友,待会儿上课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可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姓名呢?”“张老师,我叫吴浩。”“我叫陈天松。”“我叫……”学生们争先恐后向我介绍自己的名字。面对学生的热情,我抓住时机立即抛出问题:“你们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的名字,老师怎么记得住呢?”这一问题立刻激起了学生帮助我的欲望。“老师,您不用记住我们的名字,想与谁交流,就用手指谁。”“可用手指不太准,有时候,老师指我同桌,我还以为是叫我。”“是的,我觉得老师可以说位置的方法,说第几组,第几桌同学。”“可是一桌有两位同学,究竟是谁呢?”“你可以说是第几组,第几桌的男生或女生。”“要是同桌两人都是男生怎么办呢?”这时大家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位学生兴奋的站起来说:“张老师,我有个好办法,把每一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这样全班有八个小组,再用第几组,第几桌的方法,就不会弄错了。”这里,通过学生帮助我——一个初次见面的老师,解决如何指名与他们交流的生活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用“第几组,第几桌”的方法确定了某个同学的具体位置。事实上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正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础,见时机成熟便可实现从生活中向数学过度:“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位置了解得很清楚,会用生活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不过,数学上还有一种更为、简洁的确定位置方法,你有兴趣学习吗?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学语言确定位置。

二、在问题解决的重点处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重点处,如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展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素材,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就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运算”,其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凑整简算”的方法。而在学习笔算加减法后,学生已习惯列竖式解决而没有简算的意识。我便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淘气生日那天,妈妈带了136元钱去孔乙己书店买了一套99元的《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淘气。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找出了很多方法,经过学生自主优化,首选方法便是:“先付100元,找回1元,加上剩下的36元。”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精髓。原本不易被学生发现的数学思想,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和支持得以主动建构。

又如教学“比和比例”时,我有意把学生带到广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广场边的树木的高。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生1: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生2:拿绳子量,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生3:这是个好办法,可是树木上部枝条很细,如何上去呢?……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

4: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我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 或 竿长: 树高=竿影长:树影长……

此时,学生意犹未尽,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三、在概念形成的关键处

很多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在概念形成的关键处,恰如其分地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形成并解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圆的认识”一 课教学重点是发现圆形的主要特征,而“同圆中,所以半径都相等”和“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这些特征则是教学的关键。曾见过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之后,教师提出:“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书圆形的?”学生举出了很多例子,如:硬币、车轮、井盖……这时教师没有满足与现状,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经过这般启发,学生对圆形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了探索圆的冲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有了收获,很自然地把“在同一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这些生活现象巧妙联系起来了,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圆形的特征,形成圆形的概念。


<1> <2>

上一篇文章: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文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