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实验中学 严伊娜
通过两年新课程的
教学实践,我不断在教法上探索,只有教师不断改进教法,学生的学法才随之改变,教与学的行为就得到了转变,。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
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传统的
教学论中,教师对学生是单向的“培养”活动,
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而新课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
教学内容,我在这两年中不断求得新的发现,与学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
教学的共同发展,
怎样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呢?那么我想从课堂的第一分钟开始。
一、巧设导如,激发参与动机
兴趣是学生最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则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为此我认为知识的引入,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角色,这就有如蓄势待发的感觉。
教学片断一:《天山之春》我是让学生说一说这几段舞蹈,是什么民族的舞蹈?
教学片断二:《非洲灵感》我是用了考一考这一方法,说出这些乐器是哪一个地方的?
教学片断二:《卡门》我是用了猜一猜的方法,猜出他们是谁,代表作品有哪些?
这就是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在于知识的系统讲解,还在于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参加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他们探索、吸收、创造,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在发现中经历失败,尝试成功,去实现思维的飞跃,享受体验思维成功的乐趣。
二、设计问题情景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美的情感
我是从听辩到对比手法拓展
教学的。一位国外的教育家指出;“每一位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如何去触动学生那敏感而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呢?我想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学生“走进”音乐。让学生循着问题,一步步的思考,逐渐“走进”音乐所创设的故事情景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片断一:在《金色乐章》的
教学中,我将《二泉映月》与《命运》这两首体裁不同,题材相通的乐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欣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验音乐。在欣赏环节中通过对两位作曲家许多相同之处进行分析:
贝多芬(1770——1827) 阿炳(1893——1950)
18世纪德国作曲家 19世纪中国作曲家
中年耳聋 青年时失明
活了57岁 57岁
《命运交响曲》 中国的“命运”——《二泉映月》
多么相似的经历,虽然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属于全人类。
教学片断二;〈梁祝〉与〈孔雀东南飞〉对比欣赏,通过分析这两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乐器演奏的技能技巧,学生很容易随着音乐渐渐融入情景当中,并且列表格归纳出相似性与差异性。
〈梁祝〉 与〈孔雀东南飞〉
相同之处
凄婉的爱情故事
都是协奏曲
采用越剧的曲调
采取浪漫主义的手法
歌颂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
和对封建势力不屈的反抗精神
不同之处
“同窗三载”读书三年 “十六诵诗书” 读书一年
小提琴 古筝
化为蝴蝶 化为双飞鸟
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通过这样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作曲家与作品整体的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鉴赏音乐,感受到作者“民族音乐交响化,交响音乐民族化”的音乐风格。
三、参与到学生试教中去,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在课堂
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
教学的全体过程,力求取得更好的
教学效果.教师从“独奏”角色转为“伴奏”角色,从“独唱”变为师生“合唱”。我就尝试着“换位”,我为学生设定题材内容,由学生来完成,自己做课件,自己讲课, 学生们精心准备过程及丰富多彩的课件制作过程,已经完成了本节课
教学目的的80%,课堂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师生交流、沟通合作,这样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每个同学都参与了进来。
(学生的课件)
只要我们认真进行
教学研究,积极开展
教学实践,合理运用,精心设计,一定会使课堂
教学丰富多彩,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