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历史教学论文>> 正文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6-12-28 发布人:admin 作者:王尚明 人气:
[打印] [评论]

 
 
(四川省南充高中 ,四川 南充 63700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83—3155(2002)02—0082—02
  教育部在《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方案》中强调指出:“要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增加应用性、能力型题目,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新生。”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会议的主题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他还强调“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近年来,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创新教育的探索,我的体会是: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要切实转变观念,做创新型历史教师;二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珍视和保护学生“创见能力”;三要锐意改革历史教学方法,创设开放式课堂;四要把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展到课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做创新型历史教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参与 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的大潮。历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一份子,对此责无旁贷。然而现今历史教学存在评多不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弊端,比如“填鸭式”、“复印机式”教学;重视“知识型”传授,缺少“教法型”教授;一味的“无效型的知识型”考试等等,这一切都限制了 学生的思维空间,抹杀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束缚了教学改革,降低了教学效果……。随着高考“3+X”方案的出台,不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的历史教学必然处于滞后状态,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在素质教育大潮和严峻的教学“滞后”形势面前,历史教师应该猛醒,要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方面、兴趣方面、学法方面、历史思维能力方面下功夫研究和探索,锐意改革,力求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开拓。具体来说,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做创新型的历史教师。
二、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珍视和保护学生的“创见”能力。
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这是古今学者的共识和宝贵经验。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提出过创新性思维的六种重要能力,其中第二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历史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的做法是:一、给学生明确提出:历史学习贵在质疑,能否在读完书后提出问题,是其是否学会历史学习的重要标志;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没有认真思考,懈怠懒惰的明显表现,应该受到严肃批评。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习惯。如“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导入设疑(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还领先世界吗?例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对历史现象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对历史概念设疑(课文中说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那么,民族英雄到底指什么样的人?);也可以设疑历史结(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结束时设疑(鸦片战争后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的设疑,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教材并非无疑,而是处处有疑,若不能质疑,说明并未学好教材。三、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最后怎么样?”、分析“说明了什么?”、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上类似的“有什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或联系是什么?”。比如学习近代前朝的文化“西学东渐”这一节,就要搞清楚:“西学东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学’影响下发生了什么?发展规律是什么?最终结果怎么样?说明或反映了什么?历史上类似情况(大规模地吸收外国文化)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很显然,如果教师长期坚持要求学生这样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会有较大进步。
在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历史教师要加倍珍视和保护学生的创见能力,即学生在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引导和长期严格要求下对历史事物进行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能力。有时候学生的见解是教材未明、教师未讲、始料未及的,甚至是与教材观点相悖的。对此教师不仅切忌横加责难,以防伤害学生的兴趣,而且应该予以加倍珍视、保护和鼓励,首先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然后分析其思维中的合理因素,纠正其中片面化或绝对化的偏差。我们必须认识到:创见不易,积点不难,有了渐变,才会质变。
三、锐意改革教学方法,创设开放式课堂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我的做法是创设开放式课堂。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具体做起来,就是要彻底抛弃课堂上教师唾沫横飞地讲,学生高度紧张地听、疲于奔命地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一节新课的教学,我通常的做法是“三三制”。在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用1/3的时间让学生看书,独立思考,按照一贯的要求和方法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的质疑和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选出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共同性的问题,然后用1/3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讨或辩,要求发言者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教师在其中发挥诱导、点拨、点评的作用。这种讨往往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深化了问题;而辩则通过“撞击”的形式,激发了创造灵感,完成了创造过程。所以开放式的课堂经常是灵感飞现,新意叠出,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发展。最后的1/3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将讨或辩的内容也就是问题的答案梳理归纳、充实完善、整理成文,并加以消化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把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展到课外。
勿庸置疑,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还有相当多的矛盾客观存在。比如传授系统知识和教学的集体形式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实施因材施教的矛盾;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与有限课时的矛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等等。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既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又要认识到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深化。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重利用三点:一是南充有三所在省内颇负盛名的高校,图书馆藏资料丰富,我积极主动联系争取到高校的支持和帮助,为我校学生查阅资料开“绿灯”;二是南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西山的陈寿万卷楼、革命烈士陵园,市区内三中的张澜纪念室、果山公园内的顺泸起义文物陈列室、西南石油学院附近的罗瑞卿故居,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牺牲地—西充凤凰山,仪陇朱德元帅故居、张思德纪念室,相邻地区广安协兴镇的小平故居等等。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参观或考察;三是我校作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活动系列化是我校的特色,我利用其中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比如纪念“一二 九”运动6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0周年等等,发动学生撰写纪念文章或历史小文。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00年12月南充市中学历史教学文评选一等奖)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2年10月第1卷第2期)


<1>

上一篇文章: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下一篇文章:试论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的心育渗透